1)第二百九十四章 以田征税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经在天津停留了半个多月,便离开了天津乘船南下,在松江府郑经将洪磊留下,洪磊正式接替刘国轩成为松江府总督,下辖定海、崇明、海州三地。

  这三地的军政由洪磊进行统筹管理,在紧急情况下,洪磊做为松江总督,有权调动三地的陆海军军事力量。

  可以说总督是华夏治下的最高军政长官,这样的职位属于临时职位,只设置在与敌人有接壤的地方,一旦地方成为后方,总督一职便自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军政分离。

  松江府如今已经是华夏最大的丝绸生产基地,松江本就有织造基础,几乎百姓人家家家养蚕抽丝,原材料供应非常的充足。

  不过对于手工抽丝华夏觉得效率实在是太低,华夏研究院开发出了水力机械缴丝机,有了机械缴丝,使得缴丝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原本的手工缴丝的弊端是除了效率低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蚕茧从结茧到破茧最多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松江的丝绸加工厂最大的辐射距离是距离松江半个月之内的路程。

  也就是说华夏的船只的速度越快,辐射的距离就更远。松江丝绸加工厂在松江周边的府县都设有收购点,郑经在取得了华夏周边的制海权之后,郑经就下了严令,所有蚕丝都不得出口,必须织成丝绸出口。

  丝绸与生丝的利润率可是相差太大,不能将利润拱手让给西夷,更重要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都必须控制在华夏的手中。

  这三大神器是华夏进入工业时代的敲门砖,郑经需要用这三大神器从全世界收割财富,蚕丝的养殖技术早已泄密,包括波斯和西方亚平宁半岛都已经有了桑蚕的养殖,波斯是除了华夏之外最大的蚕丝生产国。

  不过波斯适合养殖桑蚕的地方不多,只有靠近里海的吉兰、马赞达兰等气候温润的一小片地方,蚕丝的产量也不是很大,除了供应本国权贵使用之外,能够用于出口的蚕丝非常少。

  就连奥斯曼都的供应都无法满足,当然奥斯曼也是中间贩子,从华夏进口的丝绸有很大的一部分都贩卖到了西夷。

  近千年的丝绸之路,养肥了奥斯曼帝国,这个帝国东征西讨,打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然而西夷被逼无奈,只能继续向西探索,没想到解锁了新大陆航线的的钥匙,从此西夷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了。

  任何国家得到了桑蚕的养殖技术,都会视如珍宝,因此这个年代桑蚕的养殖技术并没有形成扩散,做为桑蚕的原产地和最大的生产国,华夏的丝绸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远超其他国家。

  郑经非常清楚技术带给国家的是什么,华夏古代为什么一直都是世界最强国,那是因为华夏最早掌握了丝绸、瓷器、茶叶的技术,这些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商品为华夏赚取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