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章 筹钱修路_清穿之天作之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他也怕看到戈柔的后就看不下别的折子了。

  这样有些不好,都是儿子,总要给点面子。

  看完戈柔的折子后,康熙忍不住感慨道:“她的想法还真是不少,明明不得闲,这么短的时间里长得倒是不少。”

  一旁的梁九功跟着恭维了几句。

  除了戈柔的折子外,其它折子也都有可取之处,不过都是说把水泥用在何处,怎么用,如何用,谁来用,写的比较细致,甚至可以直接下命令执行就可以了。

  只有戈柔的折子,上面说了水泥可用在何处,里面还说了如何让商户谈银子来修路。

  康熙瞧了她的想法,觉得可行性很高。

  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件事,戈柔似乎特意喜欢让商户出银子办事。

  对此,戈柔觉得这很正常啊!

  现代有不少旅游景点附近的路都是私企出资修建,一来为了好名声,在政府跟前挂个好,二来路好走了,景点来的人也就多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可不假。

  水泥成本不算高,对才普通百姓来说价格可能好一些,但是对商户来说,路修得好,利大于弊。

  商户之所以能赚钱,一部分商业可少不了运输。

  好路,能够节省不少时间,也能减少路上意外的可能性。

  到时候再给出保证,以商户的名义命名路的名义,这可是极好的宣传方式。

  有眼力劲的商户,便是抢着也要拿钱出来的。

  康熙觉得非常可行,而且这个思维模式给了康熙许多启发。

  随即康熙把戈柔叫进宫,父子俩说了许多,随后没两天,康熙便把除了戈柔以外的儿子纷纷派出去,做什么呢?

  当然是游说商户“拿钱”了。

  康熙给的计划比较明确,不算特别难,只要意思表达清楚了,修路对商户来说其实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再者说了,水泥路暂时只修小路。

  康熙想把大路和官路一并修了,被戈柔拒绝了,官路和大路比起小路,还能继续用,比不得水泥路,但是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差。

  戈柔因为这事,把沥青能修路的事说了,还跟康熙说了沙俄那边能得到大量的沥青。

  康熙也就不觉得急了,连验证一下都没有。

  这信任程度,也是没谁了。

  事实也确实普通戈柔和胤禛预料的那般,商户对这种名利双收之事,自然是上赶着的。

  当然了,这个上赶子大多是存在比较富裕的地方,那些不太富裕的地方,也就拿不出来了。

  年末众人纷纷回京,看着地图上的结果,康熙还算满意。

  基本上府城和县城之内水泥路是通了的,当然了,也有地方确实没办法,康熙决定年后派两个儿子亲自督建,银子自然是朝廷出,这种工程,康熙也怕有人带头贪污。

  所以才会格外慎重,也怕有个不好的开始,那银子给百姓,他能得到名声,能得到百姓的感激,银子落入贪官污吏之手,得到的只有笑话。

  这些康熙还是分的清楚的。

  水泥路的银子筹集到了,接下来就是水泥制作的事了。

  这玩意儿也能赚不少银子,可是方子也比较简单,若是完全禁止民间商户做这生意,也不大可能。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