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5章 权衡取舍_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列让开点身位,把屏幕露出来,道:“你自己看。”

  室友盯着屏幕看到,好家伙,语文132分;数学147分;英语136分;理科综合:278分;总分693。

  室友看到后竖起大拇指:“厉害,你弟这分数省状元啊。”

  朱列听室友夸自己弟弟心里很舒坦,这小子确实考的不错,比他当年已经很不错的名次还又要高了不少,但省状元还不至于,道:

  “你别忘了我是哪个省的,这分数放别的省还能冲一冲,在河南,别想了。

  人家理科第一名已经出来了,洛阳一中的,总分709,我弟这个全省18。”

  室友也是咂咂嘴,高考第一大省绝对不是吹的,论试卷难度,江苏不服,但难或简单,你录取率又不变。

  山东也不服,说我80万考生,河南说你俩加起来还没我多,关键你们省内还有985,我就一个211,论地狱难度谁跟我比?

  而且这里出来的考生也确实厉害,就以朱列为例,来学校这几年,参加各种国内和国际比赛,获奖无数,这种大浪淘沙淘出来的,真的都是金子。

  “那你弟学校怎么报?”室友问。

  朱列答道:“那两所,或者港岛那几所也行。”

  室友开玩笑道:“也学我们专业?追随你的脚步。”

  朱列摆摆手:“算了吧,我打算让他学金融,或者如果他想搞科研,至少选一个我们国家强一点的行业,千万别搞什么航天发动机。

  我问过他了,他以后不打算出国,在国内的话,无非就606所、624所这几个单位。

  普通人看来这些单位待遇什么的够不错的了,但我们这么多学长学姐在国外,哪里不知道两边的差距。”

  室友点点头,朱列说的他自然清楚。

  越到他们这种层次的人才,志向也越远大,想追求的东西也就越多。

  他们希望有更纯粹的学术氛围,不想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讨好导师上。

  他们也希望有更好的待遇,更低的生活成本,不愿意辛苦这么多年学出来以后下半辈子还要为了房子、子女教育这些基本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

  虽然在普通人眼里他们赚的钱已经够多了,不应该再那么贪婪了,但马芸从来不会因为有了别墅就放弃坐拥一个庄园的机会。

  而最重要的是,作为纯粹的学术研究者,他们希望在生命短短的几十年里,有机会去尝试攀登一下领域内最高的山峰,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在人类学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一抹痕迹。

  就算不能成功,也至少能够看一眼山上的风景。

  而能够实现这些愿望最好的地方,尤其比如他们航空发动机这个领域,出国深造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比去研究涡扇15、涡扇20,还有长江-1000这种十几吨推力的起步级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