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六章:重返桐乡村_重生:回到1991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也是有幸上过一次陈如清的课,陈如清的教学方式还有理念,都让他们备受震撼,现在能见到真人,越来越感觉和蔼可亲了。

  金原文理学院当然没有办法和被列为了重点高校的江浙大学相比,但是在整个金原地区,还有北面的南湖省一带,都算是顶尖的一所大学了,这个年代的高考分数线有多高?含金量有多少?人人都是心知肚明,像是金原文理出来的,那可都是尖子生来着。

  对于李毅来说,高考已经是十分遥远的事情了,在穿越回来之前,李毅曾经也有一个大学的毕业证书,但是是后面崛起的成人大学,和真正的双一流大学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要说李毅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年没能好好学习,没能见识一下大学的校园生活。

  不过就现在来说,去不去大学都已经无所谓了,如果没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几年,李毅就算是穿越回来,也没办法仅仅依靠着贩卖苹果建立起如今的商业帝国。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大抵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了。

  “桐乡村之前我和张怡去过一次,也知道孩子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将问题的重点放在劝学上面!怎么样让村子里面的孩子喜欢上学习知识,还有怎么样能说动村子里面的人家,让他们送孩子们来上学!”

  李子溪显然是真的去过桐乡村,这一点不假了,相比起纸上谈兵,李毅显然更中意李子溪的实际行动,劝学的建议的确很好,虽然现在村里的日子没有之前那么难熬了,靠着李毅和陈如清的努力,基本上不用愁吃不饱饭的问题了,但是怎么样让村子里面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依旧是摆在眼前最严重的问题。

  “在我看来,子溪的这个意见很好,因为有很多事情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考方式,孩子们如果没有办法来上课,那么问题不一定出现在孩子们身上,家庭是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希望我们能够多多注意家庭方面的劝说,让孩子们的父母,知道学习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

  陈如清这段话的重点就在于,家庭,如果能说服桐乡村孩子们的家人,父母,那么在桐乡村办一个小学,那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了。

  李毅笑着说道:

  “在我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今天开始,李子溪和张怡两位老师,就正式成为桐乡村的老师了,所以我们不妨现在就出发,让村里的孩子们知道,他们以后就是有学能上的人了。”

  陈如清闻言笑着说道:

  “开办小学可是一件大事,上次可是说好了的,这次我也要跟上去看一看!”

  李毅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李子溪和张怡却是有些犹豫了,陈如清毕竟都快五十岁的人了,总是这么折腾,不太好吧?

  李毅却是笑着说道:

  “可别小看了陈镇长的身子骨,比我都硬朗多了!”

  这次去往桐乡村,只有李毅、陈如清、李子溪还有张怡四个人一起,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个小学办起来,对于桐乡村的孩子们来说,李子溪和张怡的作用,就像是灯塔,李毅和陈如清,自然就是灯塔的奠基人了。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