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9章 为国试材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

  不过,更令人害怕的却是弩的作用,弩的选材更加的严格,而且选择面很窄,比如弩身就必须选用坚硬的山桑木,弩梢用檀木,而弩机必须使用金属来制作,其弦也是混合形的绞绳。一柄弩,虽然制作的时间也大概是一年的时间,但是由于选材面的狭窄,还有与弓的优势作对比之后,才使得这两种远程武器能同时并存下来。

  ----------------------------------------------------目前大唐而言,弓的使用率与弩的使用率大约为三比二,其主要的原因是弓的构造相对于弩来说要简单得多,容易就地取材大量制造,重量又轻,射程虽不如弩,但是射速快,经过良好训练的弓手,射术上最快可以比弩快上六到十倍,也就是说,一名弓手,可以在弩手射出第一支弩箭开始,在弩手射出第二支弩箭的这一段时间之内,连续射出六到十只箭,而且可以随时射击,弩在这一方面就要弱于弓,但是,弩的长处在于使用的弩箭要比弓用的长箭要短得多,大唐将士所使用的单兵弩箭长大约是三十厘米,而弓用长箭接近一米,因为弩箭的飞行速度较快,不需要像弓一样的长箭身来稳定飞行。光是在消耗材料上就要相差近倍。

  另外一点就是:弩和弓相比,更利于瞄准,命中率高,射程远,杀伤力大,是古代具有相当威力的远射武器。并且在大唐的军队里,大部份都是农民临时招募的,对于弓的使用和训练的时间常常达不到要求,因为弓的射击技巧太复杂了,一名好射手,需要经过数千次,甚至上万次的射击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射手,但弩就不一样,只要你能按照指示,用弩标准了目标,扣一下板机就十有八九能命中。

  弓因其作用机理所限,命中率很差。弓几乎完全依靠射手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瞄准,箭虽然有尾羽作为稳定舵,但是箭的受风面积大,而且初速慢,一般角弓从松弦到击中两百米外的目标需要三到四秒的时间,而合成弓和单体弓就更差了,所以大唐军队所使用的作战弓具全部是复合弓。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箭的初速只能不断增加弓的弹力,结果就是人必须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张开弓,在这个用力过程中,手臂必然产生大的颤动,因此,弓箭的精度变得更差,不得不采用漫射的方式来加大命中机会;其次,箭的伤害力小,和弩的伤害相比简直不可同曰而语。

  如果对付没有防护或者防护较差的游牧民族而言,弓箭的这个缺点还不明显,但是碰上全副武装,有铠甲保护的对手的时候,很难对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也就是为什么本公子当曰辽东一战被射的浑身是箭,跟个刺猬似的,依旧能斩将夺旗的原因。

  (未完待续)

  已启用最新域名:,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