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7章 国家与同化(呼唤月票)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课。别以为我跟后世的那些政治老师一般,尽教一些无聊的玩意。成天需要靠死记硬背才能获得考试的成绩。我的政治,更多地是让他们明白。国家的概念,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还有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的责任等。

  这些,才叫政治,而不是成天哼哼叽叽尽玩些虚幻得看不见摸不着用不到的鬼东西。

  “今天,我们主要说的就是国家。什么叫国家,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们对于国家一词,有什么看法,请提出来。”我站在讲台前,下边,蹲着六七十号人,包括崔仁师等人也老老实实地蹲坐着,身前地案桌上摆着纸笔,一开始并没有让他们来听,不过,几节课之后,原本只是来凑热闹的崔仁师等人终于发现,本公子育人子弟,为国育才的才华是非人力所能及的,所以,他们也干脆跟其他的备选官吏一块听起了我的课来。而坐在左侧那一顺溜的,正是一票皇子堂,为首的,自然是李治。

  “国家者,以帝王为尊,以天子之智统治之地域,是为国家。”这是其中一位官吏的答案,接着,大家都踊跃地站起来发言,不过,他们的回答也都是大同小异,而且还有一些不太明白我传授知识方式地学子还以为本公子让他们在这儿吹捧李叔叔这位帝国。

  这让我相当地失望,这是政治课,不是马屁教学培训班。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我只能耐着性子听完。随后,冲这些日后会成为大唐体制改革地先锋官的官吏们挤出了一个和蔼的笑容:“唔!诸位的解释,也都有各自的道理,不过,却都不全面,应该说,太片面性了,太语言化了,这不好,很不好。”

  说到了后边,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对他们的回答表示了失望。不过没关系,他们知识层面的浅薄正好能衬托出我的高深和浩瀚。“国,邦也。这是《说文》里的解释,而在《周礼.太宰》里亦有注:大曰邦,小曰国。指的,都是一定的土地范围,但是,除了土地之外,还需要有人,对,需要有人在这块土地上劳作,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然而,有了土地和人就够了吗?不够,人们需要建立一种完善的组织,来对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规范,进行分工,这就有了统治阶级的出现,进尔,就演变成了国家,国家的概念就由此进而产生了出来……”

  很多人都一脸的恍然大悟之色,而刚才拍马屁的那些人似乎也为自己不了解国家的政治含义而感到脸红,埋头疾书,飞快地记录着我说的每一句话。

  李治听得摇头晃脑,不过下笔亦如有神助,嗯,听我的课多了,练出来的,就跟后世我玩电脑时差不多,咱那是叫盲打,这小屁孩是盲写。

  “……土地、人、还有社会关系组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