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进宫拜见长公主,商议削弱和制衡李弘的办法。

  大臣们的意思是希望长公主不要把尚书**立出去,不过即使是这样,李弘的权柄依旧很大。

  虽然长公主依旧主政,但尚书台是国政的主要决策机构。李弘手握兵权,现在又掌控朝廷的决策机构,其权力之大,已经导致朝堂上的权力正在逐渐失衡。

  “李弘不是霍光,现在也不是孝武皇帝驾崩后的太平盛世,我们不能冒着社稷倾覆的危险,盲目效仿当年的官制格局。”崔烈激动地说道:“当年孝武皇帝驾崩后,霍光等大臣奉命辅弼幼帝。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弟弟,跟随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孝武皇帝非常信任他,但孝武皇帝之所以让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督领尚书台,掌控权柄,其真正的目地不是让他维持社稷的稳定,而是要他利用中朝尚书台的权力,制衡当时的宗室势力和外朝的士族官僚势力,防止社稷动荡,国祚毁于一旦。”当时孝武皇帝之子燕王刘旦为了争夺皇统,丞相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为了夺回被尚书台抢去的权柄,两方势力互相勾结,联手对抗霍光。

  刘旦和上官桀曾打算发动兵变,但被孝昭皇帝和霍光出手镇压了。燕王刘旦和丞相上官桀死后,朝中权力得以制衡,霍光主掌大权二十多年。

  历经孝昭、孝宣两代皇帝,辅佐两位皇帝创造了

  “昭、宣中兴”的局面,完成了他对孝武皇帝的承诺。但今日的大汉不是昔日的大汉,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殿下如果打算仿效当年孝武皇帝的托孤大计,以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主掌尚书台掌控权柄,以此来平衡外朝和禁中的势力,制衡皇权和相权,必定是养虎为患。

  今日的大将军主掌兵权,手中有二十几万大军,实力极其强悍,如果再让他督领尚书台主掌权柄,其权势之大,前所未有。

  等到将来天下大定,君弱臣强,以李弘的盖世功勋,天下哪还有人知道大汉天子?

  那时李弘已经身不由己,就算他不想篡立,别人也会逼他篡立了。

  “老大人,那你说怎么办?”长公主泰然自若,神态悠闲地问道。崔烈望着眼前那张美艳不可方物的脸庞,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如果不是你急于抢夺李弘手中的军政大权,不是你把矛头对准门阀富豪,事情怎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我好不容易拿回了大将军手中的军政大权,你们马上就来抢,好象我一个人独吞了不给你们似的。好了,现在你们满意了,你们如愿以偿了。官制也修改了,丞相也拾你们做了,你们该知足了吧?”长公主脸上露出一丝鄙夷之色,

  “难道你们还不满足?还要我逼着大将军交出兵权?”

  “我刚刚收回大将军的六州四郡军政大权,你们马上就和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