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0章 仁,即为人_280_刑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至于刘阚觉得,王恪这次出现在平阳,似乎就是为了通报消息,还有把军队交给刘阚来控制。那行色匆匆。让刘阚莫名其妙。

  “王郡守是薛郡人!”

  叔孙通叹了口气,为刘阚解惑道:“作为一郡之长,他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心里怎能安宁?再说了,他也非常清楚,田都虽然已经死了,可是平阳的事情并没有结束。//.sh书.道//平阳百姓如何处置,他心知肚明。只是不想面对这种情况,故而才做出一副冷漠状。好像不通情理。

  都尉,王郡守这是把难题交给你了……

  你现在手握薛郡兵权,兼之廷尉正,乃是朝廷委派下来,全权负责此事的钦差,将如何做?”

  平阳,现在还真的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其实不仅仅是平阳,嬴邑、临淄两地也面临着和平阳相同地情况。三县加起来,可是有十几万条性命。刘阚当年在朐衍也杀死了很多手无寸铁的匈奴人。但他还可以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可现在,这十几万人。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炎黄子孙啊!

  “真个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忍不住在心底哀叹一声,刘阚想了想,“何公,我准备采取你的注意,呈报朝廷,建议将三地百姓全数迁徙至五原郡。或许还会死人,但总好过全部屠戮。平阳也好,嬴邑也罢,包括那临淄,不过是少数人作乱而已。百姓无辜,既然已经拿下了恶,何必再过多大开杀戒?”

  叔孙通眼中闪现一抹异彩,“都尉,你可要想清楚,这奏章一出,后果可非同小可。”

  刘阚知道,叔孙通所说的后果,代表着什么意思。始皇帝是何等刚愎的性情,杀性之重,无与伦比。其他的事情还好说,但是对于谋逆之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容忍。

  可是,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十几万人,死在自己手中吧……

  天已经黑了,屋中烛火跳动。

  刘阚负手走到窗边,背对着叔孙通,开口道:“何公,儒家常说仁,那你能告诉我,什么是仁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叔孙通一下子愣住了!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夫子引以为最高地道德标准。

  可什么是仁?

  却不那么好回答了……也许,就算是那个提出仁概念的孔夫子重生,站在这里也不一定能说个明白。儒家的仁,也许就好像道家的道一样,说不清楚,道不明白,难以作出肯定的界限吧。

  孔夫子在《论语-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

  又在《卫灵公》里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神以成仁……

  甚至连那道家的庄周也跑出来凑热闹,对仁做出了其独特的解释: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总之,什么是仁?

  这是自孔夫子之后,儒家弟子一直在探索的核心问题。此刻刘阚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