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四章 红豆生南国_刑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诚不欺我!我这边正说着要去朐山。这边就有人送上门来。只是。刘阚也知道欲而不达地道理。看得出来,钟离昧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和这种聪明人说话。耍花招是不太可能。

  反正将来在东门阙设立盐场,少不得和钟离昧打招呼。只需要一个机会,到时自然水到渠成。

  曹无伤诧异道:“阿阚,你不是也要去朐山吗?”

  钟离昧疑惑的抬起头,“仓令要去朐山?”

  刘阚点头说:“正是……我与巴蜀秦家,要往朐山一行,看看那里的情况,将来好设立盐场。”

  “哦!”

  钟离昧恍然大悟,“这件事我倒是听人说过。没想到竟是仓令。”

  刘阚摆手笑道:“我可不是主事的人,不过是想跟着人家沾点光而已。此次,我只是随行。”

  “原来如此!”

  钟离昧点头道:“既然如此,昧且预祝仓令成功!”

  “借你吉言,干了!”

  大家不再就这个问题而纠缠下去,推杯换盏的好一番喧闹。刘阚了解到,伊芦乡大都是当年的郯国后裔。郯国被灭之后,其后裔逃离故土,转移到了伊芦。那里偏僻,且有临近大海。齐国人也不想做的太绝,在招拢无望之后,索性就放任之,由着这些郯国后裔在伊芦。

  一晃,百余年……

  郯国的概念,已经多多少少地单薄了。

  甚至许多人忘记了,曾经有这么一支少昊后裔组成的国家。即便是伊芦人也是如此。如果说刚开始还有人记得要复国。但随着一批有一批的人老去,如今大多数伊芦人,以记不得当年的郯人身份。钟离昧却还记得,酒酣时,竟忍不住感慨万千,诉说这世道的沧海桑田。

  刘阚只是在一旁静静聆听。

  郯人地思想观念,传自于郯子,有点近似于儒家的学派。

  但有不同于儒家思想……具体哪里不同?刘阚又说不太清楚……

  这一场酒,直喝到天将晚。

  钟离昧告辞启程,踏着暮色,和他的那些乡亲们,走上归途。他们必须要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连夜动身,回转伊芦乡。刘阚虽有心挽留他们,却被钟离昧婉转拒绝。

  他的理由很充足:已离家多日了,该早些回去,以免家中人挂念。

  分别地时候,钟离昧还送了刘阚一个红布做成地兜囊,里面装着一些红色地豆粒。

  据钟离昧介绍:这是东海的特产,佩带在身上,具有驱散蚊虫的效果,适合野外宿营所用。

  刘阚却一眼认出,这红豆,正是后世所称的相思子。

  这一夜无事。

  第二日一大早。刘阚带着吕释之和王信先行启程。而审食其与曹无伤,则回沛县去了。既然同意了刘阚的提议,那么就需要着手准备起来。别小看这件事,许多细节之处,颇费心思。

  先,不能声张。

  其次呢,一些已经定下来的合约,必须要尽快履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