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张 神来之笔_我的老师是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律在最后这部分的公式推导中,直接引入了抽象K-簇这一概念。

  这堪称神来之笔!

  抽象K-簇不仅可以简化一些几何描述,而且,抽象K-簇上的除子定义正好是D-除数的定义。

  这样的话,可以非常简单的把一个不是极小的代数簇进行收缩映射,将其上一些子簇收缩成维数更低的子簇!

  几番操作下来,足以将原本复杂无比的公式推导,简化为仅仅十几行公式。

  也就是呈现在高师兄眼前的模样。

  高师兄忍不住赞叹,“顾师弟,你这个抽象K-簇概念的引入,究竟是怎么想到的啊!我真是想破脑袋,都没想到会有这种操作。”

  “我们两个人要用半个月计算完的工作量,被你一天给解决了。”

  顾律谦虚笑笑,“单纯的运气好而已。不知怎么的,脑海中就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试了一下,没想到就成功了。”

  高师兄自然不相信顾律这话。

  灵感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有时候确实靠运气。

  但在出现灵感是能否迅速抓住他,那就完全靠的是实力了。

  顾律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操作,高师兄估计,就算他在普林斯顿继续苦修五年,也未必学的来。

  早在三年前,顾律刚刚来到普林斯顿的时候,高师兄就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一般。

  现在看来,果然如是。

  “顾师弟,这段时间真的是太感谢你的帮忙了。”

  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在他们师兄弟两个的合作下,可以说是基本上解决了。

  现在,仅剩下一些收尾工作,然后将论文写好,找一家排名靠前的SCI一区期刊投过去就行。

  以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的分量,四大期刊或许有些难度,但其他第二梯队的一区期刊,绝对是抢着要的。

  “有了这个研究成果在,我年底评研究院助理,应该是十拿九稳了!”高师兄开心的笑着,“还是多亏顾律你啊,没有你,恐怕单凭我一个,估计到明年,也未必把这个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给解出来。”

  顾律淡淡笑笑,“高师兄,你也别自谦。在解决极小模型第一问题的时候,你出的力,可一点都不比我小。”

  顾律说的是实话。

  在他参加渤海隧道研讨会的那十天时间里,顾律无法分心,因此这个研究工作可全都是由高师兄一人在撑着。

  论贡献,高师兄未必会比顾律少多少。

  …………

  接下来两三天,趁着新生们还在军训,顾律一边备课,一边配合高师兄进行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的收尾工作。

  就在顾律将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论文定稿的时候,脑海中传来一声轻响。

  “任务完成了?”

  顾律打开系统面板,果然发现排在上方的支线任务显示完成状态。

  【支线任务: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已完成)

  任务时限:六个月

  任务奖励:推理力+20,空间力+20(可领取)】

  三个月不到,顾律便完成该支线任务。

  顾律点击领取奖励,属性点立刻到账。

  顾律的推理力来到358点,距离LV4又进一步。

  而空间力,有了这20点的加持后,也来到LV3。

  顾律的实力再次得到暴涨,初步估计,已经有不弱于211大学教授的水准。

  顾律微微一笑,接着拿起手机,拨通高师兄的电话。

  “喂,顾律,有事吗?”

  “高师兄,有没有兴趣,挑战一下极小模型纲领的第二问题!”顾律嘴角上扬。

  …………

  PS:今天两章一块更了。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