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69节 1907创新方略_局长成长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孙红军倒了茶,陈秋苹退出校长室,带上了门。方圆专注地读起孙红军的材料。应该说,孙红军当了这么多年的政工科长,当了两年的副书记,管干部的经验是相当丰富的,也很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两篇材料,都中规中矩,逻辑严谨,看得出深厚扎实的干部管理功底。但是功底再深,能深得过盛治仁和黄杰吗?这两位市领导,都是绝对的专家,如果在工作探索的方案上拿不出创新点和亮点,两位市领导又如何能够垂青孙红军?

  看完了材料,方圆沉默不语。孙红军也不打扰,但是能够猜得出来,方圆对材料并不满意。孙红军的心里有些失望,也有些疑惑:一个没有多少干部管理经验的年轻人,竟然对自己的材料还不满意?难道方圆不清楚自己曾长期担任政工科长吗?就是当了副书记,也是管干部呀!但孙红军忍得住,在官场上,如果没有“忍”的修为,孙红军也当不了政工科长,当不了副书记。

  方圆终于开了口:“孙书记的两篇稿子,功底都很深厚,我很是佩服,也学到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孙书记想过没有?盛部长也好,黄书记也好,恐怕专业的功底更深厚!”

  孙红军愣住了,沉吟了几秒钟,体会出了方圆话里的意思:“方局长的意思是,缺少亮点?”方圆说:“是的。每一篇稿子,我都有两点想法,跟孙书记交换一下意见。”孙红军拿出笔和本子,说:“好的。”方圆说:“我国的国情孙书记也很清楚,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在干部监督中最大的薄弱点就是一把手没有人去监督,也不敢去监督。因为,提拔下级部门的一把手,上级一把手的权限很大;下级的一把手任职后,不是对工作负责,而是对上级一把手负责。”孙红军说:“这确实是中国的现状。”方圆说:“要让我们两个处级干部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是痴人说梦,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是我们可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却探索改变这种缺乏监督的情况。我的两点想法是:第一,为了真正能够选拔有利于东州教育系统的有能力、有水平、作风硬的同志,我建议增加一个工作机制的探索,就是:谁推荐,谁负责。局党委成员,都有推荐下一级干部的权力,都可以在局党委会上提名。提名了谁,谁就要为这名下级的干部负责。如果推荐的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了等问题,那么在处分当事人的同时,谁推荐了这个分子,谁也应当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这样做,或许不能避免仍然会出现像苗群这样的分子,但是教育局的每一个党委成员,在推荐科校级干部的人选时,都会慎重很多。”

  孙红军的眼睛一亮:“是啊,这个办法应该是很有效的。”方圆说:“短期内,或许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