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11节 1034在夹缝中生存需要政治智慧_局长成长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几次常委会上,似乎宋市长的意见占了上风,当然宋市长提出的提议,往往是站在全市发展角度谈的,谈得很有水平,这个时候,在大家发言表态的时候,毕全力注意到:市委副书记时明祥好几次肯定和支持宋市长的意见。而王书记的意见,在多数情况下,时副书记选择了沉默。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信号,毕全力无法揣度时书记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时副书记与王书记没有站在一起。这样以来,虽然没有哪位常委在市委会上可以占绝对优势,但宋市长的优势已显示出来,他自己有三张铁票,加上时副书记,加上他毕全力,再随便能说服一个人,他的意见就会通过;而王书记要想贯彻他的主张,恐怕费的精力要更大些,还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党管干部,按说在一般的地市,市委书记都会拥有绝对的权威,但现在,由于副书记职位的减少,市委常委会取代了原来的书记办公会,大家都是受干部,虽然级别上差了半级,但同样是谁也无法真正管了谁。

  所以,在多数常委会上,当王书记提出意见之后,一般情况下宋市长会表示支持;当宋市长提出意见后,王书记也会表示支持,很显然,这是两个一把手事先沟通过的,在某种程度上都达成了妥协,在利益分享的基础上形成一致意见。在短时间内,王书记想全面的调整各局委办一把手的努力,如果没有宋市长的支持,恐怕也很难办得成,所以各局委办一把手的调整,必须听取宋市长的意见,也要照顾到宋市长的要求。在重要的决策部署上,市委也要充分尊重市政府的意见。这就形成了市委书记与市长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和气一片,谈笑风生,从外表看上去,还真看不出这微妙之处。但毕全力看得出来,毕全力懂得,如果市委书记无法有效控制局面,一样不会在全市形成绝对的权威,一样也会有强势市长存在――当年的大连、沈阳,两个强势市长,事迹曾经影响全国,下面各局委办的头头们是只听市长的,对市委书记则是表面尊敬,在实际执行的时候,更多的是以市长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就是毕全力在综合分析比较,特别是分析比较了王书记和宋市长各地背后的影响力之后,决定向宋市长靠拢的重要原因。但现在有一个难题困扰着他,那就是:第一所青联希望小学的奠基仪式,如果能有两个一把手同时出场,那政治效应将会非常地大;但如果同时出场,宋云生就感受不到这延平县的青联希望小学是他鼎力支持的结果――这又怎么能证明他毕全力是主动靠拢他宋云生的呢?

  所以,毕全力一直在期望着能够让宋云生出席奠基仪式,而王书记又恰恰有无法出席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