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6章 难道还要谢谢他们嘛!(求月票!)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

  甭管我们要做什么,我们都能找到一套漂亮的道理来支撑,等到哪天发现做得不对了,马上给你推翻,打倒。再过些年头,发现又对了,再捞起来接着批判曾经的批判,然后拿出来用。

  当然,它有个好听的词儿,叫包容性强。

  至于这份奏疏本身,

  朱厚照是要留着的。

  一来,他要等等浙江那边的情况,王华办得如何,怎么也要有个信儿给他。

  二来,他想霸道一回,这奏疏他就留在自己这里了。

  不交内阁票拟,也不交皇帝阅览。

  之所以如此保密。

  他就是要看看是哪个大聪明敢跳出来询问徐若钦的奏疏去哪里了。

  或者他们就是不急,那也行,拖着呗。

  最后一点就是朱厚照先前考虑的,在此时,还是尽量不以贬黜刘大夏为目标,除非他自己非要死抓不放。

  所以能压着就压着。

  “殿下,微臣需一个时辰的时间。”丰熙视线移开后,颔首说道。

  “嗯,不急。你慢慢弄吧。”朱厚照转身,自顾自的入殿。

  刘健带着奏疏去东宫的事,外间的臣子基本是不知道的。

  但他们知道徐若钦有一本疏上去了。

  结果一连几日都没什么动静。

  这就有些让人嘀咕了,

  刘大夏在和礼部尚书张晟、督察院都御史戴珊商议时也觉得蹊跷,

  “东宫可不是如此好脾气的人,徐若钦的奏疏难道就这样被留中了?”

  留中,就是皇帝看到了奏疏,但觉得不便处理,所以自己留下来了,也就是不再批红转下去让大臣去办,更不会在邸报上抄录。

  本来就是不方便的事,还搞得众人皆知干什么。

  这样一来,作为兵部尚书刘大夏,他就很尴尬,他不好过问这个事情。

  关于这一点,历史也有记载。就是弘治末年,皇帝老是召刘大夏奏对,甚至有一次说:哎呀,朝廷里有什么事情,我总是会想到你。可是又担心,这件事超出了你的职权显得不好而作罢。

  不过,皇帝这么说,刘大夏也还是尴尬。

  因为臣子递奏疏是通过通政使司,然后进入内阁,内阁票拟,也就是写一个‘怎么办’的建议,然后上呈皇帝,皇帝用朱笔来批,也就是所谓的批红。

  当然了,朱家的皇帝懒,批红的这个工作也交给了司礼监太监,心大的皇帝甚至看都不看全都扔给太监。

  司礼监批红之后,就会转下去,上面已经有皇帝的意见了,该谁办理就由谁办理,至于什么六科抄录、邸报发行也都按例照办即可。

  所以问题来了,

  现在这个奏疏到朱厚照这里停住了,按照道理只有通政使司、内阁和太子知道。兵部凭什么知道?

  礼部和督察院更不会知道。

  所以他们苦恼就苦恼在这个地方。

  他们没想到太子玩了这么一手!明明徐若钦的奏疏言辞还是蛮激烈的,结果就这么石沉大海了!

  其实大明朝的奏疏流转过程就是个漏风的破窗户,

  基本上皇帝还没批,什么屁事儿主要官员都能够知晓。

  但像这种事,大家都不提,那小事一桩,可真的追究起来,谁也承受不起。

  然而,如果是这种结果的话……

  刘大夏、戴珊、张晟已经没有办法了。因为上去一本奏疏可以被石沉大海,那第二本自然也可以,这样拖下去,

  浙江的银子照取,大同的粮食照屯,一切都没有变化。

  刘大夏无奈了,“当年,陛下要用兵于北方,我们也是力劝陛下爱惜民力。如今不过是再来一遍,只要是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过几日,等时机合适我便进宫,面陈陛下!”

  这么一等,

  倒是朱厚照先等到浙江的情况。

  结果一看案卷太子被气到震怒,王华故意给他们留了八十万两,可他们怎么做的?

  “八十万两银子,他们拿五十万两,本宫拿三十万两!还说自己办案办得好,难道还要本宫谢谢他们吗?!”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