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节_110_流子的童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上记住,,如果是UC/浏/览/器可能会转/码,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建国之前,我们市的码头就已经初具规模,差不多整个中国大西南的物质如果要想通过水运外流,我们市都是必经之路。

  建国之初的一段时间,政府也曾经在我市水运上下过一点力气。

  只是,在不久之后,全国都陷入到政治斗争的狂热之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市的码头也开始一步步的败落起来。

  浩劫过去了,经济开始发展。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世界已经不再叫做世界,叫做地球村。

  于是,海运空运发达的地方成为了领头羊,而我们这样闭塞的内陆之地,衰落的迹象却越来越明显。再加上公路建设日趋完善,陆云四通八达,兴旺百年的老码头终于走到了死亡的这一天。

  我们的车子缓缓地行驶在被两旁仓库包夹的水泥道上,没有灯光,没有热火朝天的搬运工人,甚至连值班的人员都见不到一个。

  有的只是灰蒙蒙的建筑,屋角的杂草,墙壁上扭曲的光影,不知名的怪异响动,与时不时在车灯之下飞逝而过的野猫。

  我仔细地辨认着仓库大门上方斑驳却依旧硕大的数字号码。

  “一、二、七、九……”

  当十一号仓库出现在眼前时,我要雷震子将车停了下来。后面跟着的卡车也纷纷停下,卡车明亮的大灯透过玻璃,将我们车厢里面照得一片惨白。

  “三哥,还没到,是十七号。”

  “嗯,我晓得”

  边说,我边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这条路的尽头,是几艘停泊在岸边的船只。一路上,顺着号码数下来,都是两两对应交错的排列。廖军放木材的仓库是十七号,前方四五十米外,仅隔两栋楼的那一个应该就是。

  这么多车,在这么安静的夜晚,停在正门外,谁都能听见。

  所以,我们不能太靠近。

  我掏出荷包,走向了第一个司机:

  “哎,师傅。”

  “怎么了,是不是到了啊。快点搞啊,我还要赶回去歇一个回笼觉的。”

  方头大耳的司机看样子,不是很高兴。

  我懒得搭话,登上车旁的踏脚板,直接将从荷包掏出的五十元钱递了过去:

  “来,师傅,帮个忙。你看啊,这里是十一号,那边过去两栋,就是十七号,我现在先过去。麻烦你通知下其他人,把大灯关掉,车子莫熄火,就在这里等一下,我搞完事了,叫你们,你们马上过来搬。”

  “哦,好好好好,太客气哒。你慢点忙,不碍事,我去跟他们说,我去说。”

  看着那个司机走出驾驶室,小跑往后方之后,我走回了自己的中巴车上:

  “牯牛,把后头的包拿出来。”

  牯牛闻言,转过身去,吃力地趴在椅背上,将提包从后头递给了我。

  包正是几个小时前给谢春枝看的那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