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重开科举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他们了。”

  姓王的书生无奈的说道,都怪朱以海他们不争气,他都已经绝望了。

  传统学生的不满,其实吴长庆这个集团里的高层也都一直在关注,并且在研究解决办法。

  沿用以前的科举制度肯定不行,那是开历史的倒车,培养不出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经过讨论,他们研究出了新的科举制度,并且决定明年正式重开科举。

  不过这个新的科举和传统的科举考试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如此。

  这还是亏了吴长庆想要循循渐进的改革,如果粗暴点,按照他的想法是要直接废除科举里的八股文章。

  这玩意就跟奥数竞赛一样,能够做好的都是天才,但是做不出来的,也并非就不是人才。

  能够做出奥数竞赛题目的人,其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却也不见得就比其他人好。

  八股文章,对文章的字数,句子的长短,每一句的声调都有严格的要求。

  其难度之大,骇人听闻。读书人把所有精力都用于研究八股文章,对于实际运用的知识,却是没时间去学习。

  以前的科举只考明经,策论与八股文章,而现在吴长庆则是改成了以策论为主,其他科目为辅的形式。

  其中策论占分比重最高,满分三百,共三道大题。

  其余八股文章,物理,化学,算术,等几个重要科目,每一科满分一百。

  还有一些音乐,医学,明经,诗词歌赋,每一科满分只有三十。

  策问是必考项,八股文章,物理化学等科目为选考,每人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三科进行选考。

  而音乐,诗词歌赋等则是非考项,考生不考也没有影响。但是选择并参加考试,所获得的分数却是可以计入总分。

  每个学员限考两门,不得多选或者全选。

  这种制度其实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大的弱化了八股文的重要性,肯定会有钻研八股文的传统学员吐血。

  这是内容方面的改革,在形式上,为了和原来的科举对接,吴长庆也做出了一些变动。

  原科举中,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考过了县试,府试,院试的一等生列为秀才,二等生为相公。

  只有考取了秀才功名,才能能够参加省城的乡试,通过者列为举人,第一名则成为解元。

  成为了举人,就已经可以拥有做官的机会。不过,但凡有点抱负的人,都会选择继续念书,参加下一个急别的会试,这个是在南京举行。

  会试的前三百名,被列为贡生,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考上了贡生,也就等同于考上了进士,只是还要参加殿试再分三甲而已。

  前三名为一甲进士,又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若干名,三甲进士最多。

  不同急别的进士,对将来的仕途影响很大。

  三甲进士只能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做起,而一甲进士则是直接进翰林院。

  吴长庆取消了县试和府试,只保留了一个院试,考过了即为秀才。

  而且,院试只考四科,即策问加其他三个自选科。

  同时,吴长庆还规定了,以前的功名在将来同样有效。

  也就是说,前朝的举人不用再参加院试和乡试,可以直接参加会试。

  而前朝的秀才,不用再参加院试,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这种条件,至少可以让以前有功名的书生平息些不满。

  在录取方面,吴长庆也做出了一些改进。

  总分前三名的依旧是一甲,不过对于那些单科前三的人,也能破格提拔。

  也就是说,即便总成绩很差,但只要有一科拿了满分或者前三名,依旧可以入选二甲或者三甲。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偏科,但却又偏偏都是天才。这种人,其实比那些总分高的人更加有价值。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312章重开科举)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