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一节 分一杯羹 3_唐朝小白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慈悲。”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而真经,就是那些经书的话,也有同等的味道。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也许叶檀真的不懂佛法也不懂得佛,更加不喜欢经书,可是这三段话,在他的印象里却非常的深刻,因为这是《遥远的救世主》里面丁元英和当时的佛门高僧论教的时候说出来的三段话,叶檀不熟悉,可是不代表不懂。

  说白了,所谓的佛或者道都是一个意思,通过一个法门来让人向善,同时告诉大家,这个办法是不错的,只是呢,佛门更加注重哲学方面的资料,同时互相应证明,而道家更多的是走远古的巫门的办法,有点类似神鬼一样的东西。

  一个教派的传播,不只是来自于洗脑,而是来自于让人可以有点盼头。

  佛门做的不错,只是历史上将梁武帝卖来卖去的,最后却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开头。

  佛教是个不错的东西,可惜的是,就像是当初的汉武帝搞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样,是个可怕的事,因为佛教要求的规矩,没有办法表现的广大,无量,所以就需要阉割一些东西。

  因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

  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

  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所以,佛教是个俗世之法门,需要人去帮忙,所以,因为有人,所以需要吃饭的。

  所以,才会有福元大师这些人的存在。

  可惜,他现在坐在那里虽然欢喜却也郁闷,因为他现这里的人似乎都对自己这么一个老和尚没有丝毫的兴趣,反而匆匆忙忙的来来回回,这样子的话,可不好啊,人没有了好奇心,那岂不是说,自己就没有了优势了吗?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