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7.钱勤学_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对仗字句,行文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让他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感触。

  现在真的是宣朝的子民了,他在逐渐融入这个朝代。

  钱勤学被他的“变脸”乐到了。从苦恼到眉开眼笑不过眨眼间,孩童的脸,六月的天,世人诚不欺我。

  作为自幼童起不分酷暑严寒求学过来的人,钱勤学的学问很是扎实,给秦朝宁讲蒙学内容绰绰有余。

  秦朝宁听着他把千字文的二百五十句四字句深入浅出地讲解,发自内心感叹这位大哥,勤学,勤学,不愧人如其名。

  钱掌柜给儿子的起名,真没取错呐。

  临近申时,外面依旧大雨滂沱,天色渐暗。钱掌柜叩门打断俩人的教学,让秦朝阳俩兄弟早些归家。

  他发放工钱仍旧给了俩人一个五文钱,一个两文钱,就催促他们快点出发。

  秦朝阳,秦朝宁给钱掌柜,钱勤学道谢完,也给老李拜别后,秦朝阳才背起秦朝宁冲入雨帘中。

  回程的半路上,秦朝阳的木屐的挂绳突然断掉了,他干脆把鞋子扔了,赤脚踩着泥泞里往家赶。

  秦朝宁突然想到,“哥,为何县里几乎不见油纸伞呀?”

  “油纸伞岂不比蓑衣轻便么。”

  秦朝阳不以为意,“富贵人家的物什,县里的百姓也大多用不起。”

  “斗笠蓑衣杂货铺里要价一套十五文钱,油纸伞要价四五百文钱一柄。”

  他抬起下巴往地上点了点,示意,“我们县的路大多泥泞小路,少有青砖大路,斗笠蓑衣能上山下田,油纸伞干不了活,约莫那些个大户人家才会用。”

  秦朝阳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幼弟解释。

  “哥,那从暮春到清明,我们这里下滂沱大雨的多还是绵绵细雨的多呀?”秦朝宁从记忆里没找到具体信息便继续问他哥。

  秦朝阳打赤脚后步速更快了,秦朝宁双手环绕秦朝阳肩膀抱紧,脑袋趴在他哥肩上,整好躲在斗笠宽沿下方。

  他回想了一下往年的情况,“大雨不多,小雨多的是,回南天那几日湿答答的别提多招人烦。”

  闻言,秦朝宁没再提问了。

  秦朝阳小跑起来了,他不想他哥一边跑一边说话分了心,没留意脚下或者岔了气。

  从他哥的话里,他感觉盐边县这个南方的边陲小县,它的气候,有点像前世两广地带。祥记后院那棵黄皮树,两广也种得多。

  这类气候下,油纸伞还是会比斗笠蓑衣便利。

  待到又湿又热的雨天,撑把伞浑身上下还能透透气,穿蓑衣就整个人闷里面。而从仪容仪表看的话,撑一柄油纸伞比穿戴一套斗笠蓑衣出众不少。

  而油纸伞的制作,他所知的是分为五个工序:号竹,做骨架,上伞面,绘制花样,上油。

  只追求实用性的话,选普通竹子当材料不选好木料,伞面用油纸不用丝绸,无须绘制花样,这样下来,能把一柄油纸伞的制作简单化不少。

  一柄油纸伞的成本,开销最大的是熟桐油。由桐油提前泡过的绵纸,才称为油纸。

  秦朝宁不知道县里有没有现成的油纸。如果县里有现成的油纸,那么制作一柄油纸伞又会省时不少。

  想了想,他决定趁下次到县里上工,去杂货铺子找找看

  【当前章节不完整】【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