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2章 让人摸不透的杨帆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力保他,那他就和江南士族那些人和解了。

  所以,长孙无忌直接挑明杨帆此举有险恶的用心。

  因为长孙无忌知道,李二陛下很骄傲,最恨的就是有人要挟他。

  长孙无忌故意往这方面引导,就是让皇帝心头产生不悦……

  果不其然,听到长孙无忌这么一说,李二自然而然也往这方面想。

  于是看向权万纪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李二心里的确很是爱惜杨帆,也很欣赏他的才华。

  可是李二更恨那些恃功倨傲,想用各种理由和他这个皇帝讨价还价的人。

  因为在李二心目中,皇权的威严不容侵犯,谁也不能够例外。

  本来李二还打算等杨帆掌控江南以后,就把杨帆调回长安,进入内阁进行培养。

  等到他李二驾崩以后,杨帆也可以成为新任皇帝的左膀右臂。

  可现在杨帆是什么意思?

  是想用自己的功劳来要挟自己力保他么?

  李二最讨厌什么?

  最讨厌臣子与他讨价还价,最恨臣子要挟他。

  于是乎,李二陛下在长孙无忌刻意的引导下直接想岔了。

  只见李二的脸色很快难看起来,阴沉着脸,冷声道:“那你说说,杨帆派你来意欲何为?是不是只要朕不力保他,他就撂摊子不干了?”

  权万纪微微一楞,没想到皇帝会这么理解。

  可以想到刚才长孙无忌的故意引导,这才发现长孙无忌几句话就把皇帝给带偏了。

  长孙无忌果然是老狐狸啊!

  权万纪警惕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赶紧开口解释道:“陛下,你误会大都督的意思了,刚才的话并没有其他言外之意。”

  “来之前,大都督特意交代微臣转告陛下,圣明的君王,盛世的开创,必然广开言路。”

  “君王只有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兼听则明,才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既然朝中有多数官员弹劾大都督,虽然多是无稽之谈,可若是陛下强力镇压,他日还有谁敢诤言直谏?”

  “尽管现在朝中御史言官的言论有些过分,但瑕不掩瑜,不能因噎废食。”

  “既然这些言官对江南的改革有疑异,那么一切以事实说话,可以用百姓的声音去评判改革的成果,根本不必要用其他手段去干涉。”

  李二陛下有些懵。

  杨帆带来的话难道真是字面上的意思?

  让他费解的是,如果没有自己力保,那么杨帆凭什么能够挡住江南士族的围攻

  虽然大唐律例明文规定,御史言官可以风闻奏事,即便错了,也不用承担责任。

  这个规定是鼓励御史言官敢于进言,同时也能够对文武百官的作风进行监督。

  御史言官不用担心弹劾错误而不能诤言直谏。

  若是御史言官的弹劾属实,杨帆就有罪,若是杨帆无罪,御史言官只是属于体察不清……

  本来李二陛下还想拿几个官员杀鸡儆猴,可偏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