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6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定的。

  三省之中,中书省出议案,门下省主审议,尚书省主奉行。

  即是说中书省是代表皇帝制定大政方针政策

  门下省是审查政策是否可行的机关

  尚书省是执行监督政令的机关。

  三权分立,门下省居其中,政令能否出台、执行,关键在门下省。

  当然,皇帝想要直接推行的又另说。

  但以李二的骄傲,是很少绕过政事堂的。

  李二陛下挥了挥手:“众卿都坐下吧。”

  而后示意身后的岑文本将杨帆的奏折送了送来。

  等到众人坐下后,李二陛下这才说道:“这是杨帆送来的一份奏折,朕觉得很好,所以带来让诸位宰相研究研究。”

  房玄龄等人却没有人伸手去接岑文本递过来的奏折,只是齐齐的看向李二陛下。

  岑文本顿时有点尴尬。

  按照制度,他只是一个中书舍人,是没资格坐在这里参与政事堂会议的。

  可让他来的是李二陛下,自己是自觉离开,还是遵照李冫陛下的意愿留在这里听政?

  两难之下,岑文本只得看向李二陛下。

  李二自然懂得几位宰相的意思。

  凡事都要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政事堂自然政事堂有的规矩,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随便去破坏。

  否则,成立政事堂的意义就没有了。

  但是李二陛下却有自己的打算,他环视一眼,缓缓说道:“岑文本之能力、心性,想必诸位都有所了解,然则再是聪慧之人,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只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进一步。”

  “再者,朕与众卿都开始老了,咱们又还能坚持几年呢,如果不培养后起之秀,以后帝国谁能够撑起来?”

  “这样,今日岑文本只是在旁边聆听,事后他若敢透露议事内容,朕定不饶恕,众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几人互视了一眼,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岑文本,眼中满是惊讶。

  李二陛下的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这是要为岑文本铺路,让他事先来政事堂跟几位宰相学习。

  一旦几位宰相退居幕后,岑文本就可以直接接任。

  尼妹,岑文本怎么会如此得到皇帝的看重?

  虽然皇帝发话了,长孙无忌几人还是有些不爽。

  毕竟他们都还没有退休呢,就找人来等着接替他们,这不是膈应人吗?

  虽然李二说的也很对,没人能生而知之,但现在就让岑文本来这里学习也太早了吧。

  毕竟,按照他们的身体状况,起码还可以撑个三五年呢!

  特别是长孙无忌,现在还属于年富力强的年纪,更不想退。

  若此例一开,下次李二会不会又带其他人进来?

  上次是杨帆,这次是岑文本……

  如果谁都能来,那还要规矩干什么?

  毕竟,议事是很有可能否定议案的,如果这里有风声传出去,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况且,这个奏折可是涉及的杨帆的,那个棒槌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