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4章 部署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能够魂归故里。”

  “既然百姓有如此想法,为何咱们不能成全他们呢?毕竟这些为国捐躯的男儿是为帝国失去了性命。”

  “更何况,抚恤金虽然能够保证活着的人衣食无忧,但若是只给予金钱的补助岂不显得薄情寡义?”

  “因此,在我看来,收敛为国捐躯烈士的尸骸是对活下来的亲属们的一种尊重,也是他们的一个念想。”

  “即使这个念想只是一堆骨灰,一个坟头,但只要有这些名声在,他人就会高看一眼,这是抚恤远远不能带来的……”

  听到此处,李泰等人不由默然。

  华夏本来就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能够把尸骨给带回去绝对是对死者家属的最大尊重。

  这似乎是一个很奇怪的悖论,人都死了,这些虚的又有什么用呢?

  可这在乡里民间却极为重要。

  一个尸骨无存的烈士远远不及一个埋骨乡梓的的烈士!

  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百姓虽是朴实的,但也很容易健忘。

  对于战死的烈士,他们怀着同样的敬意。

  但是,当士卒战死之后有尸骨带回,他们会认为虽然这个人战死了,但是这是为帝国而牺牲的,是一种荣耀,即使埋骨乡邻,也是光耀门楣的事儿。

  可若是一个连尸骨都找不到的烈士,不说各种流言蜚语,甚至是几年过后就没人记住了,毕竟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

  而一个实实在在的坟头就是最好的证据,只要矗立在那里,这不仅仅是全家的骄傲,甚至是全村的骄傲!

  他们可以指着那个坟头骄傲的告诉别人,告诉自己的子孙后辈。

  瞧瞧!

  哪里埋着的就是咱的亲人,咱的邻居,是为了咱大唐战死沙场的英雄!

  李泰根本没有体会民间疾苦,根本不知道底层百姓的心思,自然没有想到要尽最大的努力将每一个阵亡的烈士都带回去。

  如此通俗的解释也让在场的将军更加理解了杨帆的苦心。

  推己及人!

  若是有一天自己战死沙场,虽然这是一种荣耀。

  可是尸骨无踪与魂归故里,却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

  畅想一下。

  一种情形,若干年后,人们指着一座坟头说——这是咱们这里的英雄!

  而另一种情景,却是几年之后人们早已把这个烈士忘却……

  两相一比较,简直天壤之别!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死去的士卒被遗弃战场与被战友带回家中,那是两种不同的局面。

  一种是对底层士兵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一种是深厚的袍泽之情。

  后者不仅能大大的增强军队的凝聚力,更能在绝境的时候无所畏惧,甚至视死如归!

  想通了关键,李泰有些惭愧的说道:“大都督考虑的如此周到,本王羞愧啊,以后江南的一切皆由大都督做主,本王绝不会有异议,还请大都督这就安排人员收殓阵亡将士的遗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