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7章 强国论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抄等等作弊之物,只要凭借真本事考试,杨帆并不会蛮横无礼。

  考生们都是这般想法,实则却没人敢于试探考场的纪律,毕竟风险太大。

  杨帆百无聊赖的伸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因为筹备科举考试事宜,这几天都没怎么好好睡觉。

  好几天都没回家搂着美人睡一觉,心里着实有些憋得慌。

  考试进行很顺期间自然也有那些水平低劣滥竽充数的考生,答不出试题急得抓耳挠腮。

  那些偷偷伸着脖子去瞧别人的答案的,被李义府义正言辞的警告,顿时吓得惊惊战战。

  其实这些考生是有些多心了!

  这次的科举考试与其说是一场考试,不如说是一个过度,是一场秀。

  是李二陛下对于世家门阀的一次妥协,来换取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能够得到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至少不会明目张胆的反对。

  既然是秀,那又何必过于严坷呢?

  先前的检查,只不过是想表达一个意思。

  以后的科举考试,将会是这个样子,公平、公正谁也别想浑水摸鱼!

  既然态度表达了,想必那些世家门阀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懂自己的意思。

  严格意义上来说,杨帆作为主考官的任务已经完成。

  现在就只是与那些世家子弟的对赌了!

  想到这儿,杨帆把注意力转到了考题上。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考试的科目一般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

  其中秀才科被时人称为“尤异之科”,它是唐代六门常科中最早设立、历史最为悠久、法定地位最为崇高的科目。

  但因为秀才科的难度太大,要求极高,所以应试者寥寥无几,唐高宗永徽年间就被废除。

  此时高中秀才可不是明清时代的秀才……

  关于秀人的相关考试,内容还是很多的,没两把刷子过来连报名都看不敢。

  毕竟录取的实在太低了!

  秀才科也同样分为三场考试,有三天的时间让考生做题。

  内容有作诗词一首,策论问题目,经史,时务,还包括四书五经内容……

  关于诗词,对于杨帆来说不难,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却也不能马虎对答。

  答题过程中会引用典故,但也不能随便用,其中还有经义文章等等。

  总之,想要写得好,思路不能单一、疆化,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论,最主要得符合考官的思想。

  杨帆虽然作为主考官,却不是阅卷官,因此,答题得符合阅卷官的口味才行。

  这次阅卷是由孔颖达这些大儒以及房玄龄等朝中重臣联合组成。

  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拥护李二陛下的改革派。

  考试的过程很顺利。

  第一天的诗词歌赋杨帆又做了一次文抄公。

  第二天引经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