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5章 各方反应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地方也多啊!

  政策虽然是好的,可惜不切实际,为了不让李二陛下穷兵黩武,魏征赶紧出列反对

  “陛下,虽然此次是为天下学子谋福利,但若是以国库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一笔开支。”

  “以目前大唐的印刷成本来计算,若朝廷以市场价的半价出售,一本可能会亏几贯钱。”

  “目前大唐读书人起码有几十万,因为科举改革,百姓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各种书籍的印刷起码得上百万本才够,这每年需上千万贯的支出,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其实,若是以魏征的分析来看,并没有错。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李二陛下已经掌握了成本低廉的活字印刷,只是为了坑世家一把,所以才一直保密。

  今天故意说从国库里拨款,就是为了让世家以为朝廷的印刷成本很高,以达到迷惑世家的目的。

  这种事李二陛下又不能解释,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房玄龄。

  因为所有的计划除了杨帆,就只有这位尚书左仆射最清楚。

  知道该到自己出场的时候,房玄龄站出来说道:“魏相此言差矣,此策能够进一步加强科举的公平性,同时又让天下百姓都能有机会学习知识,此乃谋国之策,某认为可行。”

  “老臣曾听忠义侯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只有让大唐的百姓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我大唐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这话我是认同的,朝廷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房玄龄话音刚落,作为李二陛下的铁杆粉丝,民部尚书李大亮也跟着说道:“此策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措,即使让朝廷苦些,微臣也会勒紧裤腰带给予全力支持。”

  其他人也都是很有眼力劲的,也赶紧出言附合。

  听起来是李二陛下要征求他们意见,谁都能看出李二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

  虽然心头都有各自的考量,但作为官场的老狐狸可不会名目张胆的反对。

  特别是长孙无忌,至于把如此重要的部门放在礼部,当然是心有不甘。

  毕竟杨帆那小子与自己家总是不对付,对方的权利越大,对自己的威胁也越大。

  于是长孙无忌说道:“陛下,微臣认为将科举用书由朝廷刊印实乃国之良策,此乃利民之举,微臣赞同。”

  “但成立新闻司,让其负责一切与科举有关的事宜,并且归属礼部,似乎有欠妥当。”

  “这样不仅会造成礼部部门臃肿,更会多出大量的无谓官职,白白耗费国库支出。”

  “陛下曾言,今年乃至以后的科举考生不经过吏部选拔,吏部的一些官员正不知如何安置。”

  “因此,微臣认为,新闻司应该归属到吏部之中进行管理。”

  长孙无忌虽然赞同,但真不希望成立的新闻司归属礼部。

  本来吏部是一个香饽饽的部门,因为科举考生都要经过吏部的选拔才能进入

  请收藏:https://m.kami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